陇南成县:点“土”成“金”千年粗陶迎“新生”

时间:2023-11-30 12:19 来源:中新网甘肃      阅读量:7758


走进甘肃省陇南市成县沙坝镇,沿蜿蜒的山路拐进尖川村,远远就能看见造型特别的沙坝龙窑躺在山坡上,与闻名的沙坝粗陶“撞个满怀”。

陇南成县:点“土”成“金”千年粗陶迎“新生”

29日,是沙坝尖川龙窑恢复建成首次开窑的日子,吸引着许多爱好者到场见证泥巴向土陶精品的浴火重生,目睹点“土”成“金”奇迹的发生,一起回味沙坝粗陶的故事。

“开窑啦!开窑啦!”随着沙坝粗陶非遗传承人赵根有兴奋地口令,尖川龙窑的窑门被缓缓打开,质感别致的茶杯、造型独特的“罐罐”……1万余件历经窑火淬炼的陶器惊艳出窑,独具个性,现场宾客纷纷围观,用手机拍下这一令人激动、难忘的时刻。

“这个孔雀绿罐罐的色彩很特别,给人感觉很古朴,是别处很少能见得到的!还有像这种仿古的杯子,没有上过一点釉,但窑变后,色彩效果非常好。”前来采购粗陶产品的李先生说,听说尖川龙窑开窑了,便和朋友约着来体验“入窑一色,开窑千彩”的魅力,并挑选了一些碗和茶杯等陶器带走。

“沙坝有窑,布满半山,掘地一尺,陶片可见”。一口龙窑,升起的是淬炼之火,沉淀的是千年文化底蕴,是一代又一代匠人的勤劳、智慧、坚毅。尖川“龙窑”,不灭窑火,生生不息,正是沙坝人民在千年历史的沉淀下的朴实写照。沙坝“粗陶”因山而“兴”、因水而“灵”、因土而“活”、因火而“旺”,其精美也可比喻为“一着松脂腾烈焰,炼成玉骨胜文瑶”。

“沙坝粗陶采用传统人工捏造手艺,利用古法柴烧技术,力争每件作品都是独一无二。制作粗陶过程中,最重要的在于烧制,火不能大,需要陆陆续续、循序渐进地慢慢烧制72小时。”沙坝粗陶非遗传承人赵根有说。沙坝粗陶多以罐、杯、碟、缸、瓶等工艺陶和生活类陶制品为主,釉色保持了传统特质之外,还有五彩斑斓的窑变釉,颜色绚丽,引人注目,自成特色。

让百年窑火永燃不熄,在新的历史征程中绽放出依旧耀目的光芒,始终是沙坝“粗陶”质朴的本色。为了让沙坝粗陶这一市级非遗文化“活起来”,从2017年开始,沙坝镇引进陇南嘉瑞文化创意有限公司,依托沙坝得天独厚的陶土资源和千年积淀下来的传统手工制陶工艺,以保护、传承、创新为发展理念,在非遗传承人的带领下,把沙坝、尖川的手工艺人聚集在一起,研制了具有地方特色文化内涵的茶具、艺术品系列粗陶产品,注册了“沙坝粗陶”等多个商标,开发出具有观赏、收藏、实用价值为一体的80多类200多个现代文创产品。同时,通过实体店展示,电商平台、直播带货等线上销售方式,让沙坝粗陶产品走出大山卖向全国,焕发出了新活力。

尖川龙窑的恢复生产是沙坝镇积极探索非遗文化、产业经济、研学游、公益文化等同频共振的缩影。尖川是沙坝粗陶的发源地,为进一步推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现历史文化与特色产业发展的紧密结合,沙坝镇创新举措,通过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与民营企业共建的方式让尖川龙窑重新露面,实现年产粗陶产品60多万件,带动当地80多名群众稳定就业,促进村集体经济保底增收10万多元,让群众通过产业发展和务工增收200多万元。

“今年来,我们在党建引领经济社会发展上下足了功夫、鼓足了干劲,突出村集体经济壮大和产业发展先行先试,抓牢融合发展,创新产业发展模式,以村村联建、村企共建等方式,新建企业8家,创建规范化合作社49家,带动1600多户群众通过产业发展实现增收致富,实现了产业布局多点开花、产业发展百花齐放的良好发展局面,干出一批看得见、摸得着、能致富的产业实事,创出了新路子、干出了新天地。”沙坝镇党委书记白亚娟说。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上一篇:

青海拓展合作交流新空间积极融入国际国内大循环


ad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