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弹财经
语叔
闪电
倩倩
颂文
对于企业而言,寻找增量,尤其是稳定增长的方向和空间,是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任务。在这一探索过程中,诞生了无数经济与管理理论。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真正能够成功开辟“第二曲线”的企业,几乎无一例外都是从自身核心业务中找到了突破口。
在资本市场,能够稳健地完成这一跨越的企业,往往意味着其已为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0月8日,机器人服务智能体企业——云迹正式开启全球招股,是港股今年首家启动发行的18C特专科技企业。
公告显示,云迹拟发行690万股H股,其中95%为国际配售,5%为香港公开发售,另有15%超额配股权。每股招股价为95.6港元,入场费4828.21港元,预期将于10月16日挂牌上市。截至10月9日18点,一众券商累计借出孖展额约440.77亿元,以其公开发售部分集资3298万元计,孖展超额认购达1336.38倍。
云迹科技的发展基础稳固且找到了合适的“第二曲线”,从而引起了投资者的热切关注。
实际上,提到机器人,许多人脑海中浮现的第一个形象,大多是在酒店里穿梭自如、递送物品的机器人服务员。正准备上市的云迹科技,正是这一赛道的佼佼者。
有意思的是,这份招股书延续了其稳健的增长态势,并在多个维度上展现了其作为行业龙头的确定性,体现出其财务数据揭示的深刻进化。从硬件销售到“硬件+软件”双轮驱动以及“第二增长曲线”的强势崛起。
1、稳固的第一曲线:强劲的增长引擎
在商业理论范畴内,知名的“S型曲线”理论对任何一款产品、一项技术或一种业务从诞生、成长直至成熟的生命周期进行了描绘。当第一条增长曲线渐趋平缓时,企业需探寻并启动第二条增长曲线,方可实现持续增长,完成“摸高跳”这一跨越。
诚然,探寻增长的第二曲线,意味着第一曲线的增长已达稳定状态;若未达稳定状态,那么就并非探寻第二曲线的时机,而是需要设法另辟蹊径,寻觅新的发展机遇。
在此情形下,评判一家企业的发展空间是否广阔,要考量其核心业务是否已达稳定状态,并且是否具备持续且长远的发展空间。
在这一点上,云迹科技表现突出。招股书数据显示,其增长动力依旧强劲,公司在2025年前五个月实现的总收入为人民币8833万元,相较于2024年同期的7430万元,同比增长18.9%,延续了自2024年以来的高速增长态势。值得一提的是,公司2024年全年收入已达人民币2.448亿元,较2023年大幅回升68.6%。
与此同时,公司的盈利能力也在持续改善。具体来看,2024年全年,云迹科技的毛利率达到了令人瞩目的43.5%,这一数据相较于2022年的24.3%以及2023年的27.0%,呈现出极为明显的上升趋势。尽管在2025年前五个月里,由于公司对产品结构进行了必要调整,毛利率略有回落,降至39.5%,但即便如此,这一数值仍然处于公司历史上的较高水平,显示出公司整体盈利能力的强劲韧性。
更为关键的是,从2022年至2024年期间,云迹科技的经调整净亏损呈现出大幅收窄的积极态势。
具体而言,这一指标从2022年的2.34亿元人民币,大幅收窄至2024年的2756万元人民币。这一显著变化,直观地反映出公司在经营效率和商业化能力方面的持续提升,同时进一步增强了市场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
这些亮眼的财务数据,共同勾勒出云迹科技一条坚实且稳步上扬的第一增长曲线,清晰地描绘出其近年来在主营业务上的稳健发展和不断突破。
再来看云迹科技的核心业务,即以机器人硬件为基础的综合。这一业务领域远未触及其发展的上限,反而随着市场渗透率的逐步提升和运营效率的持续优化,展现出极为强劲的生命力和增长的确定性。
这种强劲的发展势头为公司当前的业绩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而且也为公司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确立的龙头优势:强者恒强的护城河
寻找第二曲线的动力,源自在第一曲线中建立的绝对优势。云迹科技的优势,还表现在酒店机器人领域的深耕细作。随着机器人服务智能体行业的迅猛发展,市场竞争格局日趋明朗,头部企业的“马太效应”愈发显著。
在长期深耕的酒店场景领域,云迹科技领先优势表现得尤为显著。
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报告显示,2024年,云迹科技在中国酒店场景机器人服务智能体市场中,以13.9%的市场份额稳稳占据榜首位置。这一成绩尤为引人注目,因为市场排名第二至第五名的参与者,其市场份额总和仅为13.5%,甚至还不如云迹科技一家的市场份额。这一数据无疑充分证明了云迹科技在核心应用领域所拥有的绝对领导力和品牌护城河。
市场份额的显著领先,背后离不开其庞大的客户基础。根据公司招股书披露的数据,截至2025年5月31日,云迹科技所服务的酒店数量已经从早前披露的30000多家,迅速增加至34000多家;同时,服务的医院数量也从最初的100多家稳步增长至150家。
客户基础的持续扩大,有力地验证了云迹科技产品和服务的市场接受度和认可度,更为其在更多垂直行业中复制和推广成功经验奠定了坚实基础。
龙头地位的不断巩固,为云迹科技带来了显著的规模效应和品牌溢价,还使其在供应链议价能力、渠道拓展及客户获取等方面具备更强的竞争优势,从而形成了一种“强者恒强”的正向循环效应。
正是凭借强大的综合实力和市场地位,云迹科技才敢于并能够成功探索和布局第二增长曲线,为其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和底气。
3、强势崛起的新增长:第二曲线打开未来空间
可以看到,云迹科技的思路非常明确:在自有核心业务体系中,延伸出更高附加值的服务能力。机器人的智能体服务是当下行业最稀缺的能力,云迹科技作为行业龙头,恰好具备这种能力。这种顺理成章的业务延伸,让他们的第二曲线得以快速成长。
这一点在业绩数据中有具体体现:其以HDOS为核心的智能体应用业务实现了爆发式增长。
数据显示,2025年前五个月,该业务收入达到人民币355万元,同比暴增194.2%。这表明,云迹科技已成功地从以机器人硬件销售为主的第一曲线,向高毛利、高附加值的AI数字化系统服务拓展,从而为未来的盈利能力打开了全新的想象空间。
这片“蓝海”的潜力究竟有多大?
弗若斯特沙利文曾预计,到2024年,中国机器人服务智能体的总体目标市场规模将达到9382亿元。在这一庞大的市场中,酒店场景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约为人民币4202亿元。尽管它是整个市场中的最大板块,但值得注意的是,仍有超过一半的市场空间分布在医疗、工厂、商业楼宇等其他多样化场景中。例如,中国医疗机构在机器人服务智能体领域的市场,从2024年至2029年期间,将以46.6%的年复合增长率迅猛发展。这一增速无疑彰显了该领域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
实际上,在新兴的业务领域中,云迹科技已经稳固地确立了其龙头地位。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权威报告,在2024年的整体市场中,若以来自中国的收入为计算标准,云迹科技在中国机器人服务智能体市场中以6.3%的市场份额稳居首位。
报告进一步指出,该市场的前五大参与者合计占据了25.4%的市场份额,呈现出一种适度集中的市场格局。
因此,云迹科技的“第二曲线”战略并非纸上谈兵,而是已经切实转化为具体的业绩表现。随着多场景布局战略的推进,云迹科技也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4、结语
从最初深耕酒店场景的“单项冠军”,到如今布局多场景、软硬件双轮驱动的“全能选手”,云迹科技正成功完成一次精彩的“摸高跳”。这样的战略布局,无疑为其未来的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也让资本市场对其未来价值充满期待。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上一篇:热点 2025-10-10 07:55
资讯频道 2025-10-10 06:30
资讯频道 2025-10-10 05:05
资讯频道 2025-10-10 04:10
热点 2025-10-10 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