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安全瓶颈储能3.0如何定义未来能源新格局

时间:2025-03-31 00:35 来源:证券之星      阅读量:4061


全球储能行业正迈入深度变革期。

近日,浙江沃橙新能源有限公司在浙江嘉善正式发布“星曜石系列”储能产品。这一创新性储能系统采用地下掩埋架构,为行业提供更高标准的安全防护方案,被业内视为推动储能进入3.0时代的重要一步。

储能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安全是关键一环。近年来,全球储能市场增长迅猛。据EESA数据,2024年全球新增储能装机规模预计达到175.8GWh,同比增长70%。然而,仅在今年前10个月,全球储能电站已发生30余起火灾或爆炸事故,远超2023年全年水平。

安全风险的核心在于电池热失控。业内专家指出,在高温、高压或故障等极端条件下,锂离子电池内部可能发生短路,温度迅速升高至700℃以上,引发电解液燃烧甚至连锁爆炸。传统的地面储能方式因氧气充足且防护有限,事故发生后火势易蔓延,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如何破解储能安全难题?浙江沃橙新能源有限公司给出新的答案。公司董事长徐一尘表示,储能行业的快速发展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为此,公司组织70余名研发人员、40余名博士团队,历时三年攻关,成功研发“星曜石系列”地下储能产品,力求从源头上提升储能系统的安全性。

地下储能模式不仅能有效降低火灾风险,还能优化土地利用,为新能源产业提供更稳定、更可靠的支撑。业内人士认为,“星曜石系列”的推出,有望为全球储能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方向,推动行业迈向更加安全、高效的未来。

地下掩埋架构:从“防火”到“绝对零爆燃”

“星曜石系列”最核心的技术突破,在于其采用全球首创的地下掩埋架构。这一创新设计改变了传统储能系统暴露在地表的模式,而是通过真空装甲舱体,将储能模组深埋地下,从根本上隔绝氧气供应,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绝对零爆燃”。

“以往,我们只能通过外部消防措施来降低火灾风险,但这些手段并不能从根本上杜绝事故发生。”徐一尘表示,“星曜石系列”采用的地下真空装甲设计,使得储能模组即便发生热失控,也不会因氧气供应而发生燃烧,更不会形成连锁爆炸。

此外,该系统的结构设计同样体现了极致的安全考量。其蜂巢式抗爆仓体结构,使热失控温度阈值远超行业标准,即便在极端情况下,也能有效抑制电芯爆炸与二次燃爆的可能性。同时,整套系统可抵御8级地震及200米深水浸泡,确保即便在极端自然灾害环境下,也能稳定运行。

智能矩阵与去中心化:构建自愈型储能系统

除了结构上的变革,“星曜石系列”在智能化管理上同样实现了突破。其搭载的DeepSeek AI能源中枢系统,使得256个储能模组可以实现并行运算,形成去中心化运行模式。一旦某个储能模组出现故障,系统可自动隔离故障单元,确保整体仍能维持96%以上的运行效率。

这种自愈型架构的最大优势在于提升系统稳定性,降低运维成本。传统储能电站一旦出现故障,往往需要停机检修,影响整个系统的运作。而DeepSeek AI能源中枢系统的智能管理能力,使得“星曜石系列”能够在不中断运行的情况下,实现故障的自动修复和调整,大幅提升储能系统的可靠性。

能源变革的关键一环:储能3.0时代启幕

“星曜石系列”的发布,不仅是单一产品的创新,更意味着储能行业正式进入3.0时代——一个以安全、智能、高效为核心的新阶段。

北方工业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电气工程一级学科责任教授李建林指出,储能技术的突破不仅仅是能源行业的技术革新,更关乎国家能源安全。“能源革命的真正标志将是电网结构的深刻变革。未来,光伏和储能的本地消纳模式将大幅降低电力传输损耗,优化能源使用效率。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储能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必须迈上一个新台阶。”

国家政策也在推动储能产业加速向更高标准迈进。今年2月,工信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到2027年,中国新型储能制造业要在全球范围内形成竞争优势,推动行业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沃橙新能源的“星曜石系列”,正是这一趋势下的先锋代表。“我们不仅希望做一款产品,而是希望打造一整套从源头防控到智能运维的安全解决方案。”徐一尘表示,公司已与嘉善当地多个大型工厂展开合作接洽,计划在五年内建设一千座零碳园区,为十万人提供就业机会。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上一篇:

新一届数学奥林匹克国家队名单出炉,上海这名高中生入选


ad2